08/10
首都高校“大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暨“走进平谷农业中关村 服务首都乡村振兴”“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来,文发学院的四名同学组成团队帮助季家沟村共同开展网络销售。截止8月2日,她们团队在抖音设立账户“季家沟鲜桃”,累计发布22个视频,总播放量一万次以上。在小红书也设立账户“季家沟鲜桃”并完成订单8笔,为季家沟村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搭建桥梁。与农户一起除草,摘果子——感受农耕之美。清晨,实践团队就...
2023年6月,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法学系代表队前往中国政法大学参加了第14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由法学系主任宋桂兰担任领队,冯翀担任指导教师。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在比赛中获团体优秀奖,两名学生获优秀个人奖。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承办的省部级法学学科竞赛,该项赛事旨在促进北京地区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术与实践能力的融合培养。文发学院高度重视本项...
08/04
党的二十大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方面,一以贯之对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擘画了推进“三农”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宏伟蓝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近期,北京农学院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文创塑好礼,视频推优品——桃“live”实践团在文发学院常丽红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平谷区刘家店镇寅洞村开展大桃创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上好一堂大思政课。2023年7月,由黄凯老师指导的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寻音”乡村文化挖掘队走进平谷区东高村镇侯家庄村开展乡村文明建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梳理历史渊源,探索当地风俗。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梳理村庄历史脉络,了解当地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以及当地戏曲、音乐等艺术表演资料。设计有关艺术活动开展、文化形式创新等内容的调查问卷,深入村民家中开展调查。了...
近日,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政府与北京农学院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进行合作共建活动,双方以合作共建为契机,聚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优学共建”,持续深化“镇、村、校”联结模式,利用北京农学院文发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促进辖区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加强双方合作,2023年7月26日,在旅游会展教师党支部书记黄凯、文发学院教师董君的带领下,文发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密云区石城...
为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增强亲子协作能力,共建和谐美好社区,北京农学院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在天通苑第二社区居委会(以下简称“天二社区居委会”)开展了“立秋亲子行,社区享共赢”社区亲子活动,共吸引了13组亲子、26位居民的积极参与。首先,社会工作者借助水果卡片带领孩子们做自我介绍以相互了解,并通过“你划我猜”游戏作为暖场,孩子们踊跃来到场地中央进行比划表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进入“儿...
08/02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为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良好机遇。只有重视乡土文化、挖掘和利用好乡土文化,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文发学院537社会实践小组来到北京市延庆区下阪泉村、北京市昌平区流村中漆园村、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街道...
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社工系承接的沙河镇社工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中,二十余名师生在沙河镇各社区和村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需求调研。为进一步提升学生们提供专业社工服务的能力,7月31日在腾讯会议开展了实习实践经验线上交流会。社会工作系主任胡勇出席并作动员报告,社会工作系16级毕业生李想、18级毕业生卢迪迪和吴存章、19级毕业生牛雪涵出席会议,会议由社会工作系教师范冬敏主持。胡勇首先表达了对参会师生的感谢与分享...
07/26
“千人百村”实践活动,进驻镇罗营镇五里庙村的研究生,是来自北京农学院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22级农村发展专业的三位同学。他们亲身实践、观察和学习,挥洒青春热血,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五里庙村的未来规划贡献青年力量。走进五里庙村,围绕发展五里庙村红果产业,打造高大尚平谷“马汇”项目,让“村晚”成为常态化等方面进行调研实践。同学们与村里领导开展座谈,了解五里庙村里基本情况、产业布局以及现阶段面临的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