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举办涉外农业法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开班仪式暨专业建设研讨会

信息来源:文发学院 发布日期:2025-10-28

2025年10月27日,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举办涉外农业法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开班仪式暨专业建设研讨会。北京农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武艳出席并讲话。会议由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院长韩芳主持。

武艳指出,开办实验班是服务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推动学科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学校构建多元化、多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的生动实践。她要求各部门强化协同管理,整合资源做强服务保障,全程跟踪注重培养实效;同时勉励学生心怀家国、勇担使命,筑牢根基、融会贯通,放眼世界、勇于实践,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精通法学、熟悉农业、兼具国际视野的复合应用型涉外法治人才。

赵和文在致辞中强调,涉外法治能力是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实验班的设立是响应国家战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部署、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化新农科与新文科融合,提升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实践,将有力构建“法学+农业+外语”的复合型知识体系,增强学生涉外法治实践能力,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中实现高质量就业。

韩芳介绍了涉外农业法治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法学系师资队伍、专业实验室、校外协同育人基地、专业化法规和案例数据库及国际合作等办学优势,她表示学院将支持建好涉外农业法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法学人才。

实验班负责人冯翀就培养方案作了专题汇报,重点介绍“国内+海外”双轨式培养模式。该模式依托与莫斯科国立法律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的合作,通过海外学习、专业实习和公派留学等途径,系统构建“法学+农业+外语”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涉外法律实务能力。

与会专家为实验班建设建言献策。中国政法大学专家陈硕建议,课程设置要突出“涉外”与“农学”交叉特色,重点开发涉外农业知识产权等深度融合课程,着力加强实践教学的跟踪评估。高文律师事务所专家江本伟表示,涉外农业法治属前沿热点,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学校农科优势,为学生夯实农业基础知识,以便未来能够胜任种业知识产权等专业法律实务。中国农业大学专家李玉梅教授建议,通识课程应注重拓宽学生全球视野,专业课程则聚焦环境法、知识产权等特色领域,同时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与国际联盟资源强化实践教学。

学生代表于冯丞表示,将倍加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潜心钻研专业知识,为将来投身国际农业法治领域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首届实验班全体同学参加研讨会。